随着时间的推近,要想高效备考,就一定要了解考试题型以及各题型的分值占比,今天带大家了解下,卫生高级职称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
副高考试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共用题干单选+案例分析单选题:以下每道考题有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多选题:以下每道考题有五个备选答案,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漏选均不得分。共用题干单选题:以下每道考题有2~6个提问,每个提问有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案例分析题:每个案例至少有3个提问,每个提问有6~12个备选答案,其中正确答案有1个或几个,每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得1个得分点,每选择一个错误答案扣1个得分点,扣至本提问得分点为0。卫生高级职称考试采用国家卫生计生委统一组织的人机对话形式。题型均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系列多项选择题。总分为100分,(部分省市除外,如河南总分300分)考核时间为2个小时。每题的第一问是关键,略为多花些时间,判断出可能的诊断,赌注下对了才有希望在后面的提问中少丢分。每题的题干中都有将思维引入歧途的“陷阱”,要准确的判断出“诊断”与“陷阱”。
2、病案分析题是15题中选12题(各省可能各不相同),谨慎审题。题干长的可能有“陷阱”、题干短的提问可能是“没谱”。一定选自己熟悉的疾病,像“手外伤”很可能涉及“断肢再植”,如果不熟悉就不要选。- 一点都不会或非常不熟悉的题目快速盲目勾选,不值得花时间思考。
- 时间很紧,答题速度要控制好。做完的题目不能回看,所以不要太快;总题量一般在80~95题左右,太慢可能后面来不及完成。
- 90分钟内交卷的人多数不能通过考试,因为考题不能回看,做到最后一题只能提前结束考试,匆忙交卷说明每一题的思考时间太短,容易出错。
- 提前5~10分钟交卷比较合适。若最后5分钟还有5个以上的题目未完成,考试者的心态就会崩溃、大脑思维就会混乱,导致大量错判。
- 考试的节奏非常重要,即:答题速度与考试时间要协调好。一般一题60秒到90秒的思考时间,这个时间是很紧张的,特别是病案分析题,要对每一选项作出思考和判断,而每题有5至12个选项。
- “可能”、“哪些”、“还需要什么”的提问往往有多个答案。
- “最佳”、“最可能”、“哪个”、“需做什么手术”的提问往往只有一个答案。
- 一定注意是否是“反面”提问,如“错误的是什么”、“不合适的是什么”、“阴性的是什么”。
心态是这种考试成败的关键。做到第二、三问时,可能发觉第一问错了,不要怨恨、不要慌张、不要纠结,以新的正确的诊断思路、冷静的做好当前的每一题、每一问。众所周知,卫生高级职称考试难点主要在于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极高的易错率导致很多考生大量失分。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在考试中顺利完成案例分析题的作答?如何才能在案例分析题中获得更高的得分?带着这一问题,我们接下来先了解一下案例分析题的特点。案例分析题的人机对话考试形式是由原来纸质考试中递进式问答题逐渐演变过来的。因此,案例分析题一方面继承了选择题的优点,如高信度和高效度,快速出成绩,更容易做数据分析并提供信息反馈等;另一方面,案例分析题可以着重考查考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计算机实现作答的不可逆性,更接近现实临床情景。在案例分析题中,可以利用声音、录像、图形等多媒体形式,做到视觉和听觉相结合,文字和画面相结合,借助典型病例和各种生动的画面(如体征、心电图、医学影像等)营造接近临床实际的环境,让考生边观察、边分析判断回答问题,能较全面、真实地反映出考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侧重的是考查考生对病情的分析、判断及其处理能力,还涉及对循证医学的了解情况。案例分析题一般为串型不定项选择题,考生的答题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与临床实践中的积累有关。每道案例分析题有3至12个问题,每个问题有6至12个备选答案,每一个备选答案有不同的分数权重,有的是正分,有的是负分,甚至有的选项的分数权重为零,也就是纯干扰选项,选或者不选均对最终得分没有影响。通常情况下,具有正分权重的备选答案有1个或多个,每一个考生每选到1个正分选项会得到相应的得分点,选到一个负分选项就会扣除相应的得分点,直至扣至本问得分为0,即该题不会得负分。因此,在做案例分析题的时候应特别注意,一般情况下对于拿捏不准的选项要谨慎选择,以免选了负分选项造成扣分。另外要注意的是,案例分析题的答题过程是不可逆的,即进入下1个问题后不能再返回修改前面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