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资讯
我国人口基数大,但医护人员相对较少,为了提高诊疗效率,就更需要通过科普工作让民众掌握更多的医疗知识。
患者掌握更多的医疗知识后,能够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沟通成本和误解,从而使医护人员更高效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患者掌握更多的医疗知识后,对自身状况和诊疗过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能够增强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和信任,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
更重要的是,患者掌握更多的医疗知识后,能够更好的进行自我保健和预防,及时发现身体上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从而提高健康水平。
开展科普工作,让民众获知正确、权威的医疗知识,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途经之一。为此,3月20日,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组织全省医疗卫生人员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部署了甘肃省健康科普工作。
《意见》明确了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科普工作的重点任务:
营造健康支持环境
完善诊疗服务设施和健康教育设施,建设良好的就医环境与氛围,促进构建融洽的医患关系。
加强患者健康教育
通过全媒体多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将健康促进理念融入诊疗和业务工作全过程,确保内容正确、权威,尤其要做好出入院宣教。
强化社区健康教育
建立健全健康科普专家库,并成立健康科普巡讲小分队,通过讲座、义诊、健康咨询等公益性活动向社区居民普及健康知识。
广泛开展社会化宣传
充分利用新媒体、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鼓励医疗卫生人员开设个人健康科普新媒体账号,向民众传播健康科普知识;建立健康教育咨询台账,合理分配任务,调动所有医疗卫生人员参与其中。
《意见》还强调:
强化学科人才队伍建设
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跨学科合作,培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队伍和人才,整合各界力量形成合力,鼓励开展相关研究和项目建设,设置相关奖项激励从业人员。
完善激励考核机制
将健康科普工作纳入医务人员日常业务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的考核内容;
将健康科普巡讲活动列入医疗卫生机构的年度考核指标;
鼓励各单位开展健康科普大赛、加强健康科普基地建设,选取优秀案例、作品、从业人员进行表彰推广。
加强多部门联动
整合各职能部门和业务科室资源,加强部门协同。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
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加大经费投入,提供必须的场所、设施、设备等,鼓励招募社会资金,探索建立健康科普工作的多元筹资机制。
《意见》明确,要参照《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素养66条)、《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42条》、《甘肃省基层健康科普宣传标语(试行)》等权威资料进行健康知识科普工作。
优秀的健康科普内容,一定是权威正确、通俗易懂的,医务人员在进行健康科普时,也应避免掉书袋,这不仅要求其具备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也要求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为了达到更好的科普效果,医务人员则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提升沟通技巧,从而为民众提供更加准确、实用的健康知识科普,更好的满足民众对医疗知识的获知需求,为保障民众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济南鼎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7483号-1